【子宮內膜癌】月經亂分泌物多4大患癌症狀 忌服避孕藥調經防癌

【子宮內膜癌】月經亂分泌物多4大患癌症狀 忌服避孕藥調經防癌

子宮內膜癌是香港女性第四大常見的癌症,如女士經常出現經期紊亂,或陰道時有發現呈粉紅或棕啡色並帶有異味的分泌物,便要多加留意。不少人亦以為自行服用避孕藥便可助調經甚至防癌,但其實這可能引起副作用,隨時帶來反效果。想了解更多子宮內膜癌,不妨參考臨床腫瘤科專科張寛耀醫生的意見,小心提防這個徵狀不明顯的癌症。

撰文:臨床腫瘤科專科張寬耀醫生

經期紊亂是常見的婦科疾病,尤其常見於更年期前後的女士,有人或會自行服用避孕藥「調經」,有人則可能順其自然,甚至因可以延遲經痛之苦而感到高興。然而女士經期長期紊亂,「遲到」或提早,或許是生理健康的警號,嚴重更可能與多囊卵巢症、子宮內膜癌有關。如月經周期持續超過35天,或於更年期後異常出血,宜及早求醫找出病因。

子宮內膜癌4大症狀:

 

 

正常女性的月經周期是21天至35天,超過35天便屬於異常,而每隔三個月才來經一次則為俗稱的「四季經」,部分女士更可能相隔長達半年至九個月才來經一次。如持續出現經期紊亂現象,伴隨陰道分泌物增多且帶惡臭,除了與一般婦科疾病有關,亦有機會是初期至中期子宮內膜癌的徵兆。 如每次經期之間陰道不規則出血或停經後出血,便更須注意,皆因約九成子宮內膜癌患者皆有陰道異常出血症狀。

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癌或子宮體癌,高踞香港女性常見癌症第四位,每年新症約有一千多宗,發病數字較廣為大眾熟悉的子宮頸癌高出一倍,卻因徵狀不明顯而常被忽略。子宮內膜癌的成因估計與體內雌激素分泌失調有關。過往一些研究發現,體內雌激素的濃度愈高,愈容易導致子宮內膜增生及病變,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

引致子宮內膜癌的5大高危因素:

 

 

1. 35歲後黃體酮下降

子宮內膜癌常見於45歲以上或停經後的女性,但原來35歲後的女性開始減少排卵,負責保護和調控子宮內膜結構的黃體酮分泌亦會下降,容易導致內膜增生,甚至發生病變。事實上,35歲除了是人生或職涯的里程碑,許多研究還顯示是身體機能走下坡的分水嶺。

2. 情緒壓力

情緒不穩及作息不定時也會影響黃體酮分泌,增加癌變風險。

3. 高脂肪飲食習慣

攝取過多脂肪會令身體分泌過量雌激素,增加內膜增生及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4. 未曾生育

處於懷孕和產後哺乳時期的女性,體內會分泌較多黃體酮。若未曾生育,黃體酮的水平便相對較低,身體受雌激素的影響亦較大。

5. 多囊卵巢症

多囊卵巢症及子宮內膜癌的症狀均與荷爾蒙失調有關。多囊卵巢症患者的卵巢會分泌過多雄激素,導致荷爾蒙失衡,經期會失去規律甚至停經。同時,子宮內膜會增生及變厚,除增加不孕和流產的風險外,罹患子宮內膜癌等疾病的機率亦相對較高。

口服避孕藥可以「調經」兼防癌?

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在2017年刊登的研究,服用口服避孕藥逾10年的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較從未服用或服用時間少於一年的女性低34%。原理上,囗服避孕藥能補充雌激素,抑制卵巢排卵,有「調經」之效。同時,避孕藥亦會補充黃體酮,從而增加子宮頸的分泌物,令精子難以通過子宮頸並與卵子結合,除了達到避孕目的,更因爲提升了黃體酮的水平,間接減低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然而,目前未有證據顯示避孕藥具有直接的防癌功效,加上囗服避孕藥種類繁多,有可能引起噁心、嘔吐、頭暈等副作用,女士不宜自行服用避孕藥「調經」,反而應從日常生活著手,減少攝取脂肪、多做運動、控制體重,減低患癌風險。女士如持續出現經期紊亂、腹痛或陰道異常出血等問題,宜盡早求醫探究病因。擁有上述高危因素的女性更應提高警覺,定期進行子宮內膜超聲波掃描,倘不幸確診亦能及早發現,提升治療成效。

臨床腫瘤科專科張寬耀醫生(撰稿文授權提供)

臨床腫瘤科專科張寬耀醫生(撰稿文授權提供)

資料來源: https://bit.ly/3bpEb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