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冠心病就一定要做「通波仔」嗎? 術前術後事項你要知!

有冠心病就一定要做「通波仔」嗎? 術前術後事項你要知!

心臟依賴冠狀動脈供應的血液來獲取氧氣和養分,但當冠狀動脈變得狹窄或閉塞時,就會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病,即冠心病。如果病人患有較嚴重的冠心病,便要考慮接受俗稱「通波仔」的「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擴張已收窄的冠狀動脈,恢復血液流通。儘管手術可以改善症狀,但患者切勿認為這就是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因為冠心病仍會復發並可致命。因此,為了降低復發的可能性,患者需要謹慎遵守一系列的術後注意事項,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進行「通波仔」手術前,醫生會為病人抽血以評估是否存在貧血或腎功能問題,因為手術中需要注射顯影劑,而腎功能狀況直接影響病人對顯影劑的耐受性。其次,還會進行心臟超聲波檢查來了解病人的心臟結構和心室射血指數是否正常。此外,在心導管檢查期間,若發現病人的心臟血管過於細小,或心臟血管完全閉塞導致導絲或導管前端的氣球無法通過,則無法進行此項手術。

一旦確認了身體條件沒有問題,患者就會在局部麻醉下進行手術。首先,醫生會在患者的手腕或大腿動脈處開一個小切口,插入導管,在X光的引導下將導管沿著血管推進至心臟的冠狀動脈。再利用X光成像技術,準確定位冠狀動脈中的狹窄或阻塞部位。確定病變位置後,醫生會通過導管送入一個微小的球囊,並在狹窄部位擴張球囊,從而撐開收縮的血管,恢復血液流通。在大多數情況下,醫生還會在擴張的部位植入一個金屬網狀的支架,以長期支撐血管壁,防止血管再次收縮。整個過程通常只需1-2小時即可完成,而且由於是微創手術,傷口通常很小,只需要簡單的包紮。

雖然「通波仔」手術可以有效打通堵塞的血管,但並不能完全消除血管內的脂肪斑塊。因此,患者在手術後仍需要長期服用藥物,以減少脂肪斑塊再次積聚的風險。患者在手術後通常需要至少一年的抗血小板藥物治療,高風險患者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對於同時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患者,可能還需要服用其他藥物來控制這些併發症,如服用高血壓藥物來控制血壓和他汀類藥物來控制膽固醇。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患者應該嚴格遵循醫生的指示,切勿自行停藥或減藥,以確保最佳的治療效果。

冠心病患者術後的康復進程不但要依賴藥物治療,還需要持之以恆地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例如嚴格控制三高、戒煙戒酒、保持健康體重、定期運動等,才能有效降低疾病復發的風險,確保長期的心血管健康。

作者:

曾振峯醫生
心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