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檢測

新型肺炎檢測

本港第三波新型肺炎疫情反覆,政府為找出社區中的隱形患者,推行為期七日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現已延長四日),免費為市民提供病毒檢測,採用鼻咽拭子測試。目前市面上有三種檢測方法,各有利弊。

然而,市民對病毒檢測方式、取樣危險性等都有不同疑問,專家亦對由病人自行取樣的準確度、全民檢測的配套等都有不同意見。

以下會比較各檢測方法的不同,以及市民對檢測的謬誤。

鼻咽拭子測試

鼻咽拭子測試是3種取樣方法中最困難,需將棉棒伸入鼻腔約兩吋位置,於黏膜表皮旋轉數次,過程極不舒適。美國總統特朗普亦曾接受病毒檢測,表示「整個過程感覺十分糟糕,我簡直像個受害者。我會稱它為做手術而不是檢測」,但鼻咽拭子測試準確率就較高。

咽喉拭子檢測

咽喉拭子檢測的做法是將棉棒由口腔伸入咽部,適度用力刮取咽喉壁的黏膜組織。這種檢測方法的準確率較高,但專家指出,未經受訓普通市民,自己未必能夠深入這些位置,或削弱樣本靈敏度,影響檢測準確率。同時,或會因伸得太入而插傷自己,澳門亦有兒童在採集咽拭子樣本時,咬斷並誤吞拭子,所以在採樣時需要非常小心。

深喉唾液檢測

深喉唾液檢測是目前最為普遍的檢測方式,只需在起床後,將唾液吐到樣本瓶裏就可以。取樣過程容易,市民可在家自行進行取樣。但不適用於嬰幼兒及不懂咯痰人士,同時檢測的準確率亦較鼻咽拭子、咽喉拭子較低。

市民對檢測的謬誤︰

核糖核酸測試、快速測試及抗體測試準確度相若,市民可隨意選擇適合及方便自己的一種進行檢測,不論是核糖核酸測試或快速測試,均以實時定量聚合酶鏈反應(PCR技術為基礎,即選擇基因的某些片段,用PCR方法放大後,以螢光探針量度結果。

雖然技術一樣,但核糖核酸測試的靈敏度較高,即使樣本內只含10粒病毒,都能偵測得到。至於快速測試則需要樣本內至少200300粒病毒,方可被偵測。抗體測試只能反映受測試者曾否接觸新冠病毒並體內已產生抗體,一旦病人正值感染初期,體內未有抗體,屆時若只進行抗體測試並無法檢測出來

無論是深喉唾液或鼻咽喉取樣本,隨便「吐痰」或在鼻孔「撩撩」便可以︰關鍵是在於取樣是否正確,而以下兩大因素最為重要,採樣本時間和樣本質素。

如在潛伏期或空窗期採樣,即使中招也未能檢驗得到,因此可能出現假陰性;唾液是否來自深喉,會否被稀釋,都會影響準確性。

市民衡量風險後,應自行選擇是否進行「全民檢測」。日常都要做好個人衛生,才可減低社區感染,一旦身體有任何不適,應立即求醫。

資料來源:
https://bit.ly/2F8ckwF

https://bit.ly/32Z3Obm

https://bit.ly/3jWIA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