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是港人的第三大殺手,但許多心臟病都沒明顯病徵,卻悄悄地損害心臟機能,更導致心臟衰竭!心臟衰竭是可致死的嚴重問題,不少人更是發現患病時已垂危,因為心臟衰竭病情雖可分四期,首兩期卻只有細微症狀。馬上來了解心臟衰竭有什麼蛛絲馬跡,助大家及早發現問題。
運動或勞動過後會喘不過氣是正常現象,不過香港人出名少走動,相信很多人都會自認體力一般,就算行一段斜路、爬幾層樓梯就氣來氣喘,看起來都是平常不過的事情。不過,你自以為的「體力差」,其實正正可能是心臟衰竭的線索!
體力差因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是指心臟功能受影響,無法有效把血液連帶養分泵到全身,牽連其他器官運作,因此比起心絞痛、胸痛等傳統認知的心臟病症狀,更常出現似乎與心臟無關的症狀如容易氣促、水腫,令不少患者就算意識到有問題,也聯想不到是與心臟有關。
早期的心臟衰竭難發現,但確診愈遲,危險性就愈高,有國際研究顯示,經確診的患者在五年內的死亡率可以高達近五成。到底心臟衰竭出現什麼病徵時已是病情亮紅燈的警號?
心臟衰竭初期,患者可能只會出現易疲倦、氣喘的症狀,或會錯當成單純的體力問題。(Bruno Aguirre/unsplash)
病情分四級
目前,醫學界在判斷心臟衰竭患者的嚴重程度時,最常見會參考由紐約心臟學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根據患者在日常活動所受的限制而提出的病情分級:
第一級
日常生活基本上沒有問題,不會引起明顯的心臟衰竭症狀,可以說是沒什麼可見的病徵。心臟科專科醫生李健棠也指出,最初期的心臟衰竭就算有症狀,都是非常輕微,而且很容易會與其他問題混淆,例如體能下降。
第二級
日常活動開始受限制,尤其進行正常程度的體力活動,例如爬兩至三段樓梯,已經會引起疲勞、氣促、心悸等症狀。心臟科專科醫生陳麒尹曾撰文指,勞動後氣促或因心臟衰竭開始引起肺循環(在肺部進行氧氣交換)失衡,導致肺部淤血或水腫。
因此,自覺體力突然變差,便不能掉以輕心,最好同時觀察有沒有氣喘、心悸等問題,如有就最好盡快求醫進行檢查。
第三級
日常活動明顯受限,進行強度比正常體力活動低的事情也會引發症狀。這個階段的病情開始屬於嚴重級別,患者可能連做簡單家務都會導致氣喘,千萬不能視為是單純的體力問題!
李醫生補充,病情開始嚴重時,患者也會浮現較特徵性的症狀,例如很常見睡覺躺平時會氣喘、咳嗽,需要抬高一點上身、疊高枕頭才能紓緩,通常顯示心臟衰竭而引起肺積水;另外也可留意咳嗽時會否會多痰、痰色粉紅,都是少量心臟血液倒流到肺部的情況。
第四級
基本上,患者無法進行體力活動,甚至連休息時,例如只是坐着、躺着都會出現症狀。這個階段的患者病情嚴重,如果延誤診治,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李醫生指,當心臟功能已到極差的階段,心臟有機會長期缺血,導致心肌壞死,心臟裡的電流會變得很混亂,有可能突然無故就出現急性心律不正,有猝死風險。
不過,心臟衰竭的症狀其實還有很多,甚至左右心衰竭的情況也有所不同,例如左心較出現以上所指平臥時、勞動後氣促,右心衰竭則常見引發腹脹丶下肢水腫等。
了解更多左右心衰竭的情況:
心臟衰竭症狀評估!
擔心自己或有心臟衰竭?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提供一個心臟衰竭症狀自我評估,並指無論有否被診斷過任何心臟問題,只要出現多於一項不適症狀,就最好按情況決定接受專業評估:
良好:繼續保持觀察
- 沒有新出現或惡化的氣喘情況
- 進行體力活動程度正常
- 腳及足部沒有新出現的水腫
- 體重穩定
- 沒有胸痛跡象
需注意:需要聯絡醫生
- 出現猛烈的乾咳
- 活動時氣喘情況持續惡化
- 腳、踝及足部愈來愈腫
- 體重突然上升(如一天內升2至3磅或一星期內升約5磅)
- 覺得腹部不適或水腫
- 難以入睡
警號:需要馬上就醫
- 頻繁乾咳
- 休息時也會氣喘
- 下身持續不適及水腫
- 體重突然上升(如一天內升2至3磅或一星期內升約5磅)
- 暈眩、意識混亂或抑鬱的情況出現或惡化
- 食慾下降
- 無法躺平入睡
(資料來源:美國心臟協會)
資料來源: https://bit.ly/2zWSB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