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今日(4日)出現本港首宗死亡個案,情況令人擔憂,甚至擔心可能出現社區爆發。究竟感染武漢肺炎後,病發過程是怎樣?雖然內地有大量病患個案,但我們所知的其實不多。
全民抗疫,就更要認真了解這病毒的特性及可怕之處。家庭醫生劉榮幹引述德國及美國醫學報告中的外國患者詳情病發過程,有助大家認清武漢肺炎病毒的4個事實,對我們的抗疫成敗或起關鍵作用。
劉榮幹醫生於個人頻道「Dr. Rex 醫學幼稚園」上載短片,當中分析德美兩國最新科學證據,包括2份醫學報告已經刊登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這是第一次有西方先進國家有第一手自己病人可做研究而得出的報告,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病患全程跟進及化驗,從而觀察病的過程及病徵。
了解德國及美國病患的發病個程:
德國首宗武漢肺炎病患無病徵
1月中旬:1名上海女子到德國,與其德國商業夥伴開會,為期2天。這名女子全程沒有病徵。乘搭飛機回到中國時,開始發病,並在中國確診有新的冠狀病毒。
1月24日: 其德國商業夥伴,在會後3日開始有病徵,主要是喉嚨痛,全身骨痛,以及發冷。
1月25日:他出現發高燒,體溫稍高於39度,並開始咳嗽。
1月26日的黃昏:他感到自己病情好轉,沒有太大不適。
1月27日:他正常上班,同一日,德國當局邀請他進行測試,他才被正式確診。不過,在確診的同時,這名德國人覺得自己已康復。
德國當局亦做過接觸追溯(contact tracing),調查和確診患者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的人有否出現病徵,發現有另外3人確診患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這3名確診患者中,只有1名曾接觸過之前確診的上海女子,而另外2名則只接觸過第1名德國確診患者。這代表,2名患者,是因為德國首名確診患者而受到感染,也即是已出現「社區感染」的情況。
1月29日,在德國首名確診患者的痰液中,驗出當中含有大量新型冠狀病毒。 但這名病人,當時已在康復中,沒有什麼病徵。
劉醫生指,德國在此刻最少有4宗新冠狀病毒確診病例。
美國首宗確診病發9日似感冒
1月15日:35歲男子由武漢返回華盛頓。
1月19日:他開始出現咳嗽、有輕微發熱(沒有發燒)。這名人士在聽到CDC的呼籲,到過武漢,又出現類似病徵,建議要進行檢查,就到相關機構接受檢查。美國疾控中心決定為其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測試,發現呈陽性反應,將其接收至隔離病房。當時,此名患者有咳嗽,並開始出現嘔吐。不過,當時其X光片中,肺部是清晰的。
接下來的4天中,他病情較為反覆,反覆發燒、咳嗽、感到十分疲倦,並開始出現腹瀉。醫院檢測其糞便,結果在糞便中找到新型冠狀病毒。在接下來的一天,即是患者開始發病的第9日,再次照肺,發現肺部開始「花」。即是,他於發病第9日之前,病情都不明顯,仿如普通感冒,直到第9日才開始有肺炎的象徵。
美國醫生考慮到,這名患者有機會變成嚴重肺炎,因此嘗試一種「試驗性的抗病毒藥物」,測試其效。幸好,在用藥的一日後,患者情況開始有進展。直到刊登報告時,患者已沒有發燒,只有間中咳嗽,及流鼻水。
外國病例詳情加強瞭解病毒 增抗疫成效
按圖了解外國病例的分析:
綜合德國及美國個案,可歸納出4個重點:
1)新型冠狀病毒在潛伏期仍可傳染他人
正如到德國開會但沒有病徵的上海女子,仍可傳染給其德國商業夥伴,也即是德國首名確診患者。
2)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在康復期內,仍可傳染他人
德國首名確診病人,在病徵好轉3日後,其痰中仍存有非常大量新型冠狀病毒,有機會可傳染他人。換句話,即是就算感染病人感覺自己好轉,或正在康復中,仍有機會「播毒」。
3)新型冠狀病毒初期病徵或十分輕微
對照美國首名確診患者個案,新型冠狀病毒初期病徵或十分輕微,可能直到後期,例如可能過了8天,才有肺炎病徵,開始氣促。有部分人在病發期間,病徵也可能不太明顯。
4)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糞便中帶有病毒
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會影響病人「痾」及「嘔」,而「瀉」的時候,患者糞便中帶有新型冠狀病毒。在公共廁所,大家不能知道上一個人有否受感染,也不能確定上一個使用者有否蓋好廁板才沖廁,因此公共廁所內有機會充滿帶新型冠狀病毒的水點。
大家使用時,感染風險就會變高。另一方面,這也指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有機會經大便傳染給他人。
現階段全港市民要齊心一起做好抗疫,以下防疫事項一定要緊記:
1)一定要蓋好廁板沖廁
2)如廁後,一定要洗手,尤其是到公廁如廁後
3)戴口罩
4)盡量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
劉醫生指,有些人可能怕患者「不老實」,沒有如實報告病情,不過假如是屬醫學報告的個案,不清楚源頭是什麼,「社區爆發」的風險就會十分大。
他補充,有些市民也希望得知報告中所使用的藥物,但即使研究藥物或疫苗有進步,也仍是十分遙遠,而又未能肯定其安全性。
正所謂「遠水不能救近火」,市民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和他人保持一定距離。這些方法看似簡單,但一定有效,多一個人做到,就可多一分阻止疫情進一步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