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飲食】味噌湯加番茄降血糖效用加倍 預防糖尿病脂肪肝

【降血糖飲食】味噌湯加番茄降血糖效用加倍 預防糖尿病脂肪肝

降血糖是不少人都關心的健康話題,食療是方法之一,早前曾介紹過日本老廚師靠每日飲洋葱湯,結果糖尿病40年來不復發。今次就介紹另一個由日本糖尿病名醫推薦的番茄味噌湯,味噌湯本來已有一定營養,原來與番茄合起來食用,降血糖功效可加倍!以下就介紹它的原理,以及其他味噌湯的配搭。

泰江慎太郎是日本銀座泰江內科診所院長,更是當地的糖尿病名醫,每日在醫院的專科門診為病人給予飲食建議,他一般會建議糖尿病患者以減醣、減少碳水化合物吸收為目標,每日攝取150克糖分為極限,而其中一種他推崇的糖尿病飲食法,就是加入番茄和味噌。

泰江慎太郎是日本的糖尿病專家,推崇多種有助患者降血糖的食療,曾提倡用番茄味噌湯降血糖。(網上圖片)

泰江慎太郎是日本的糖尿病專家,推崇多種有助患者降血糖的食療,曾提倡用番茄味噌湯降血糖。(網上圖片)

首先,要了解何謂糖尿病,那是因為血液中有太多血糖,但負責調節血糖的胰島素卻不夠活躍。若情況持續,有機會導致俗稱「糖尿上眼」的「視網膜病變」,視網膜血管壁衰弱,液體和血液滲入眼球,視力模糊並受損。此外,亦有可能患上糖尿病、腎病等。

番茄一向以含有大量「茄紅素」見稱:

番茄是天然的抗氧化劑,抗老功效一流,其茄紅素的抗氧化力被指是維他命E的100倍。 除此之外,番茄亦有磷、鐵、鉀、鈉、鎂及維他命C等,每日只需吃2個番茄,就能滿足人體每日所需的維他命C含量,而箇中的纖維質就有助預防攝護腺癌和乳癌。

番茄堪比天然抗氧化劑,不過經冷藏後會引發低溫障礙,茄紅素大幅減少,反之加熱後卻更易被人體吸收。(Pixabay)

番茄堪比天然抗氧化劑,不過經冷藏後會引發低溫障礙,茄紅素大幅減少,反之加熱後卻更易被人體吸收。(Pixabay)

茄紅素亦有其他好處,就是降低人體的糖化血色素(簡稱:HbA1c或A1C)。糖化血色素是指血液中葡萄糖進入紅血球後,與紅血球的血色素結合形成所得。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愈高,糖化血色素也愈高,而檢測血液中的糖化血色素,正好能反映過去3個月內的血糖平均值。一般沒有糖尿病的人,糖化血色素應為4-5.6%、患前期糖尿病則大約在5.7%-6.4%,當數值高於6.5%,已是確診糖尿病,數值愈高,死亡風險當然也愈大。研究指出,有糖尿病患者在飲用番茄汁後,其糖化血色素值由7.1%降至5.9%,成功回落至正常水平。

請按下圖睇泰江慎太郎建議不同形式的番茄吸收量:

泰江醫生建議,每天宜吸取15毫克茄紅素。(Unsplash)

約10-12個車厘茄。(Unsplash)

或是飲用新鮮番茄汁1杯。(資料圖片)

以番茄醬4湯匙代替都可以,但盡量要少人工調味劑加工。(Unsplash)

至於為何要將番茄與味噌湯合二為一,原來是茄紅素跟味噌中的優良蛋白質「β-伴大豆蛋白」合起來,能提升體內脂聯素(Adiponectin)。脂聯素有「長壽荷爾蒙」之稱,能強化分泌胰島素作用的功效。

請按下圖了解「脂聯素」及「番茄味噌湯」的好處:

脂聯素好處 脂聯素好處

脂聯素好處 脂聯素好處

番茄味噌湯好處 番茄味噌湯好處

番茄味噌湯好處

其實味噌湯一向是日本的國民湯水,幾乎每個家庭都會飲用。味噌 於日本有「醫生殺手」的美譽,它由大豆、米或小麥等穀物,利用鹽和麴發酵而成,釀造時間長約1至3年。最常見的是白味噌和赤味噌,前者發酵與熟成時間最短,味道較淡,不會太鹹;後者則是發酵時間最長的味噌,味道濃郁,或帶辣味。單以降血糖功效而言,深色味噌較白味噌佳,因為它的梅納汀可抑制糖分吸收,防止餐後血糖上升、促進胰島素分泌。

請按下圖睇睇日本美容網站所建議的味噌湯配搭:

豆漿|其皂素抑制人體吸收三酸甘油脂,防止壞膽固醇增加,而大豆蛋白質易被人體吸收,需要較長時間分解,可令飽足感持續。「β伴大豆蛋白」,亦能幫助燃脂和抑制脂肪合成。(Pexels) 雞肉|高蛋白質、低卡路里,減少熱量攝取,延長飽足感。(Instagram:shanskitchen)

本菇|屬於遇水就會膨脹的食物纖維,可有效產生飽足感,減低食量、防止食得過多。另外,食物纖維還可以幫助腸道大掃除,帶來排毒效果。(資料圖片) 海藻|當中的水溶性食物纖維與礦物質,尤其適合便秘人士。海藻高碘,有燃燒多餘脂肪、提高新陳代謝之用。(資料圖片)

蜆|貝類有豐富的氨基酸,適量攝取可讓大腦分泌更多血清素,帶來幸福感,並刺激飽腹中樞(攝食中樞),讓身體更快產生飽足感。(資料圖片/鄧穎琪攝) 豆腐|豆腐讓人體更有效率地攝取大豆異黃酮,對調節女性荷爾蒙、抑制脂肪堆積及血糖上升等均有裨益。(資料圖片)

牛蒡、蘿蔔|這些根菜類食品富含食物纖維,食用時需要咀嚼,自然減慢了進食速度,並延長飽腹感。如果跟蒟蒻同煮,更可讓口感更豐富,一碗味噌湯相當於一頓飯。(資料圖片)

資料來源:  https://bit.ly/2QSgV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