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本港常見的皮膚問題之一,可以在身體上的任何部位發作,更常見於手臂、膝蓋的彎曲處、臉部、頸部和胸部等。濕疹的特徵為皮膚表面發紅、乾燥痕癢。嚴重情況下,更會起水泡、龜裂、滲出液體等。濕疹的成因可以是由先天性和受後天環境因素帶來的致敏原而成。可以引起濕疹的原因眾多,常見的為食物,例如牛奶、雞蛋、大豆、花生等;患者亦可能會對空氣中的灰塵、花粉、寵物皮屑等過敏。知道自己的致敏原不但有助制定改善濕疹的療程,更可以協助避免濕疹發作。而致敏原測試為現時一個用作尋找濕疹源頭的方法,究竟我們應該如何選擇?
什麽是致敏原測試?
當人體接觸到致敏原時,免疫系統會產生抗體以對抗這些物質,來自外部的致敏原會破壞人體的皮膚屏障,引致皮膚發炎等症狀。而致敏原測試,則是通過皮膚和血液試驗,確定人體對哪些物質有過敏反應,而避免接觸這些致敏物質,降低濕疹發作的機會。
IgG與IgE致敏原測試有何區別?
提到致敏原測試,很多人都會想起IgE和IgG致敏原測試。它們最主要的分別在於免疫系統的反應速度,IgE代表急性過敏,另一種IgG則代表慢性過敏,而它們都是採用抽取血液樣本的方法進行測試,是目前最準確的方法之一。【IgE延遲性食物敏感】之所以很難被患者自行發現,是因為那些食物會在進食後數小時甚至幾日後,才會出現反應; 而且最棘手的:延遲性過敏症狀大都沒有先兆或者特定規律,時發作時不發作,以致就算不少濕疹患者堅持記錄每日特「飲食日記」,也無法找出特定的食物種類,著實令已經受身心折磨的同路人十分沮喪。由於每個濕疹患者情況都不同,有些是食了某樣食物便會立即出現濕疹症狀,而有些是數小時甚至數日後才會出現反應,所以為了找出患者究竟是哪一類,都會建議IgE及igG測試一起做。
在進行IgE和igG測試時,都有數個重點需要留意:
1)實驗室準確度:在選擇時,可以留意實驗室的信譽、規模、經驗等。因為報告不準確的話,會影響之後的處理。
2)留意測試的組合:查看測試包含什麼類型細項和食物,確保裡面包括了你想測試的食物種類。而患者的年齡、飲食習慣、身體狀況等差別,都可能會導致有不同的測試項目。
3)找出致敏原後之處理:特別是處於發育期及青春期的患者。 團隊接觸過不少個案均曾經踩過以下地雷:只針對要戒口的食物而忽略每日進食的營養,每日都重複菜心豬肉加白飯,戒口後皮膚情況竟然比之前更差。 不少濕疹患者更有個誤解:誤以為若果不幸測到某種食物敏感,便需要「戒一世!」但其實真正需要一輩子避免進食的食物極為少數。患者可以尋求專業意見以尋找代替品,甚至最終目的是進行系統性戒口後,按情況重新進食該食物,讓身體適應。
作者為營養師 Christi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