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疾病危機
心血管疾病又稱為「循環系統疾病」,所謂的循環系統指的是人體內運送血液的器官和組織,主要包括心臟、血管(包含動脈、靜脈、微血管)。簡單來說,任何影響心臟血管系統的疾病都可稱為心血管疾病,進而造成心臟、腦部與周邊血管病變,像是心臟病、高血壓、周邊動脈疾病、中風、心肌梗塞等。
中風是由於腦血管出現問題,致使腦細胞失去血液、氧氣和養分的供應,最終令腦細胞受損或死亡,繼而影響到該部分腦細胞所控制的功能,例如活動及語言機能,妨礙病患者的自我照顧能力。
心臟病泛指各類與心臟有關的疾病。在各種心臟病當中,冠狀動脈心臟病 (冠心病) 是引致心臟病死亡的主因。這種心臟病的成因是膽固醇層在冠狀動脈壁積聚,令動脈管腔收窄,以致 心肌的血液供應減少 ,導致運動時出現心絞痛 。
心血管病的主要病因是使用煙草、缺乏身體活動和不健康的飲食。可改變的行為危險因素引發大約80%的冠心病和腦血管病。其中,心臟病及中風全球主要死因之一,而且分別是本港第三及第四號殺手。
風險因素:
心臟疾病和中風最主要的行為風險因素為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運動、吸煙和不當使用酒精(酗酒),導致血壓、血糖、血脂上升和體重過高。心血管風險因素會誘發相互關係,如攝取過量高能量(如高糖份、高澱粉或高脂肪)的食物及缺乏運動能導致超重、肥胖繼而增加糖尿病風險。而肥胖和攝取過量鹽(鈉)也是高血壓主要原因。不同風險因素最終引致心臟疾病和中風。
徵狀:
心血管疾病可以毫無徵兆,但心臟病發作或中風可能是潛在心血管疾病的警號。心臟病發的症狀包括:
- 胸口/心口/胸部疼痛、不適或有壓迫感
- 疼痛或不適蔓延至手臂、背部、頸、下顎或胃部
- 呼吸困難
- 出冷汗
- 頭暈
- 噁心
保護心臟健康的重要信息:
- 飲食三多三少
三多:多吃蔬果和全穀類、多吃深海魚肉、多攝取大豆蛋白質。
三少:少飽和脂肪、少熱量、少鹽。
- 多運動
每天30 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游泳、慢跑、快走、騎腳踏車等,可常保心血管健康。
- 戒菸
根據統計,戒菸能減少5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在戒菸後3 年,罹病率就和從未抽菸者相當。
- 學習放鬆
據研究顯示,壓力會增加腎上腺素的分泌,使血壓升高,也會活化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促使心血管疾病發作,因此平時應學習緩和情緒、以輕鬆的心 態面對壓力,並且經常保持開朗的心情。
- 定期健康檢查
40 歲以上應每年定期進行健康檢查,隨時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而有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人,至少應每個月追蹤檢查1 次,以了解病情是否控制良好。
- 補充充足水分
水分不足會增加血液黏度,提高血管栓塞的機會,因此適時補充足夠的水分也很重要。
資料來源: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如有任何醫學上的疑問,建議向醫生查詢**